LCOUNCIL《法务视界》111期
职务侵占案件中的证据调查要点全盘梳理及合规指引
LCOUNCIL调研: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转型升级的内在驱动力使企业内部控制和反舞弊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内控与合规不仅是国家政策法规的明确要求,更是企业自觉提升治理水平、维护经济秩序的必要手段。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化,职务侵占等舞弊行为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年职务侵占案件涉及的被告人与金额在所有舞弊罪名中“名列前茅”。
因此,完善内部控制、预防和制止职务侵占行为,已成为大部分企业必须直面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证据调查要点显得尤为重要。这包括了对涉案人员行为轨迹的追踪、相关财务数据的核查、业务流程的审查等多个方面,必须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证据是起诉和定罪的基础,在收集证据时,应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以便在后续的诉讼程序中有效使用。同时,在进行反舞弊调查时,企业需要明确调查的禁区与边界,以确保调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反舞弊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捉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质,从源头上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
鉴于上述背景,LCOUNCIL特别邀请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英光律师针对职务侵占案件中的证据调查要点全盘梳理及合规指引进行深度探讨。本次分享中,讲师将结合多年的实务经验向与会者进行分享。希望通过本次分享给广大企业的合规法务同仁带来最前沿、最实操的实务经验及其落地指引。
GPL开源协议解读及合规建议
LCOUNCIL调研:
在数字化时代,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OSS)已成为技术创新和软件开发的重要推动力。开源软件以其开放的源代码、协作的开发模式和自由的许可协议,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技术创新。然而,随着开源软件的广泛应用,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开发者、企业和法律专业人士关注的焦点。
开源软件法律问题有其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一是许可协议的多样性,理解和遵守这些许可协议对于避免法律风险至关重要;二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开源并不意味着放弃知识产权。开发者和企业需要确保在贡献代码的同时,不会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滥用。三是合规性要求,许多行业和国家对软件的使用有特定的合规要求,如医疗、航空、金融等领域。使用开源软件的企业必须确保其符合这些行业标准和法规。四是国际法律差异,开源软件的全球性意味着它可能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的影响。企业在使用开源软件时,需要考虑国际法律差异,以避免跨境法律冲突;五就是法律风险管理问题,开源软件可能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如版权侵权、专利侵权、安全漏洞等。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以降低这些风险对业务的影响。同时企业还需要注意社区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开源软件的发展往往依赖于社区的协作和文化。
为更好地梳理开源软件相关法律问题,促进开源软件的健康发展,为提升企业和开发者在利用开源资源时解决问题的能力,LCOUNCIL特邀海问律师事务所贾媛媛、籍婷、丁畅、王聪睿子律师作开源软件系列文章分享,为开源软件的合规使用提供法律指导。


